爸爸妈妈爱我,我也爱爸爸妈妈,但是该怎么表达呢?
人们常说一句话:“打是亲,骂是爱”真的是这样吗?其实,“打是亲,骂是爱”这句话确实没错,但是分不同的情况。我们小孩子都会犯错,有鸡毛蒜皮般的小错或者不可思量的大错。但是,不管是什么错误,是不是都收到惩罚了呢?我们看到很多报道:有些家长并没有先给孩子讲道理,然后再让孩子选择该怎么惩罚,而是不分青红皂白,伸手就打,打得也非同一般得狠,甚至还有拿器材来教训孩子。这样孩子不仅不知道自己错了,而且下次还会继续犯。这就是不爱孩子,而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人物品,想怎样就怎样。
有些的家长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,孩子错了,先给他讲道理,这件事情的重要性,然后再让孩子去选择该怎么惩罚,这样孩子就可以牢牢记住。就算孩子屡教不改,依然重复着犯一个问题,那么家长给予一定的体罚,这样孩子是能欣然接受的,这才是爱孩子的表现。
大家都应该知道溺爱吧,但是,为什么溺水”的这个“溺”字会用在“溺爱”上面呢?其实,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,什么都不让孩子干的话,那么孩子长大了,离开父母身边了,什么都不会,也不能让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他身边,最后只能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人。这相当于溺爱的父母把孩子“拖下水”,以致孩子被爱”淹死“,这样子的爱是危险的爱,只会让孩子在成道到路上饱受挫折和打击。
溺爱的孩子通常有几种表现:要么在家里是个霸王,可以把家长指挥得团团转,但是到了外面,却胆小如鼠。要么在家里没有礼貌,无法无天,对长辈一点都不尊重。到了外面比在家里更严重:脏话连篇,行为举止粗暴。
新闻上经常会报道: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为什么呢?因为生活环境不好,父母不能用丰富的物质给予去爱他,这样的孩子过早的承担了家庭责任,学会了很多了很多的本领。
所以爱我们是教会我们做事,而不是代替我们做事,只有我们学会了,才是真正的获得了自己的东西。
有一首儿歌唱给爸爸妈妈听:“爱我你就多陪陪我。”现在所处可见的都是低着头看手机刷微信的“低头族”。有些家长回到家之后,也在低着头看手机,对孩子的话心不在焉,或者只是应付两句。
或许大家都会见过这个场面:爸爸妈妈在沙发上玩手机,看电视,无忧无虑,而却吆喝着孩子去学习。因为孩子面对的是父母,不能反抗,只能硬着头皮去学习。你们觉得这样公平吗?我觉得非常不公平。父母命不可违,对于小孩子来讲,是极为不公平的。父母应该要以身作则,给孩子做好榜样,这样也是爱孩子的表现。
父母的爱是无比重要的,正确的爱的表达方式能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越走越顺利,因此,我们要好好珍惜。
评论